专注卫生消毒剂生产企业(豫)卫消证字(2020)第0013号

全国咨询热线: 13140198625
恩科生物新闻资讯

热搜关键词: 二氧化氯溶液 消毒净化剂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二氧化氯 亚硝酸还原酶

含氯消毒剂的应用和环境毒性特点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2-18

伴随着2020年开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在国内外暴发,病毒发势凶猛,一场全民抗“疫”大战雄壮地拉开。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它可以通过人体直接接触、飞沫接触、人和被污染的物品 (包括水体、土壤等) 接触进行传播。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小区、办公场所、街面、土壤等利于病毒留存且容易被人们接触的地方,会造成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因此,目前全国正广泛开展生活环境的消毒工作,包括室外路面、绿化区域,以及很多农村地区,由此造成大量消毒剂的使用。其中 含氯消毒剂由于具有良好的致病微生物灭活效率、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分解无残留等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具有消毒、驱病虫、漂白衣物等作用,例如84消毒剂,同时具有刺激难闻的气味。然而人们往往对含氯消毒剂的具体毒性浓度、生态危害等还缺乏了解,对于过量使用含氯消毒剂引起的负面影响还缺乏防范。因此,本文简述含氯消毒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其对人体、生物、生态等方面的毒性特征,以期对其合理有效使用。

1.含氯消毒剂的种类和使用

含氯消毒剂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消毒剂种类之一,具有杀菌谱广、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毒性较低等优点。至今,含氯消毒剂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环境、医疗卫生等领域内的消毒,也适用于餐 (茶) 具、物体表面、水、疫源地等消毒。

含氯消毒剂通过水解产生次氯酸(分子式HClO)。次氯酸具有高氧化性、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不稳定等特点。常用的含氯消毒剂种类如表1所示,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主要活性成分是次氯酸钙),有机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等。市场上比较多的是以次氯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等配制的液体剂型,代表产品有84消毒液、含氯清洗消毒剂等。也有以漂白粉(即次氯酸钙) 和辅形剂压制的粉剂和泡腾片剂,溶于水同样分解出次氯酸。发展较快的是 以三氯异氰尿酸加分解剂、稳定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压成的泡腾片剂,投入水中能快速溶解生成次氯酸。例如以三氯异氰尿酸或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主要成分加十二烷基硫酸钠、三聚磷酸钠、碳酸钠等制成的粉剂,能迅速溶解于水而发挥其杀菌作用。综合杀菌效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 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次氯酸钙。

2.含氯消毒剂的应用

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和消毒效果取决于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 (见表 1) 和作用时间(接触时间),浓度和时间的乘积称为剂量,只有足够的剂量才能有效灭活病原微生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净水厂中的出水氯消毒(进入供水管网之前) 中余氯水平要达到0.3~4mg/L,出水之前水和含氯消毒剂的接触时间要大于30 min。《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中建议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法消毒时,需要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含有效氯500 mg/L 的消毒液浸泡10 min 以上; 对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需要用含有效氯2000~5000 mg/L 的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如果是喷洒的方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 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 对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 min以上。含有效氯 100mg/L 的三氯异氰尿酸复方消毒剂溶液可以用来擦拭桌面、台面、办公用品等,作用3min可使自然菌减少约 90.00%。用速溶泡腾片(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 配制的含有效氯500 mg/片的溶液浸泡作用1min,可以使污染注射器的细菌杀灭率达 99.81%~99.94%,用该溶液擦拭门把手、操作台、电话机等表面,细菌减少率为 98.88%~99.96%。对于食品消毒,国内和各地方都有相应的标准,研究表明采用有效氯70mg/L的弱酸性次氯酸处理蔬菜叶,3min就可以满足卫生要求。

空气消毒方法主要是气溶胶喷雾的形式。用含250~500 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以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用量为10~20mL/m³喷雾喷门窗后密闭30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杀灭率可达90%。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最好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现在也有很多复合氯消毒剂,可以减少对人体呼吸道等的刺激。综上所述,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必须考虑有效氯浓度和作用时间。

3.含氯消毒剂毒性特征

作为一种有效氧化剂,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有效氯含量高于5%的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钙被纳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次氯酸作为一种化学气体,属于危险品类别中的腐蚀品。含氯消毒剂相对毒性较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职业接触限值。表2列出了主要含氯消毒剂在工业安全技术说明中标识的健康危害和毒性数据等。含氯消毒剂的健康危害都是发生在高浓度的条件下。次氯酸可以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途径危害人体或其他动物,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呼吸道反应,甚至发生肺水肿。大量口服会腐蚀消化道,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含氯消毒剂卫生标准》(GB/T36758—2018)规定,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不得与易燃物接触。

最新资讯